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浠水县检察院 > 理论研究

徐洪斌:浅谈提升检察业务品质的“三大法宝”

【字号:    】        时间:2022-05-06      

    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强调,把2022年确定为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要求检察监督办案务必精益求精、做到极致,止于至善。基层检察院如何追求极致,止于至善,全面提升检察业务品质,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狠抓落实。

优化司法理念,增强质效观念。

强化理念更新。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司法理念深化、变革,坚持用“讲政治与抓业务有机统一”“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少捕慎押慎诉”等新时代检察理念,引领司法办案,不断提升刑事检察工作品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局观念,树立精品意识,充分挖掘办案潜力,发挥人员最佳效能,提高办案效率。

强化理念引领。树牢办案质量意识,引导全院上下同频共振,把思想理念和主要精力放在“质”的提升上。坚持系统观念,将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全体干警,特别是业务部门的检察官及检察辅助人员,对评价指标进行学习研讨,让全体干警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和要求,在充分认识到评价指标对于加强检察业务管理、促进提高检察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前提下,注重指标运用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干警准确掌握上级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理案件的能力。

抓实业绩考评。修订完善检察官业绩考评办法,强化指标评价结果的内部分析运用。按照业务质效考核评分方式,对办案检察官进行业绩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评优、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倒逼检察官时刻关注案件质量,全面提升办案质效。在实际考核中,坚持人岗匹配、奖优罚劣的原则,实行正反激励机制,对工作长期落后的部门及办案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对工作成效突出的进行表彰,促使办案人员认真细致、依法办案,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

秉持工匠精神,追求至善境界。

保持奋进姿态。以争创一流的态度对待工作,品位要高,眼界要宽,措施要细,落实要严,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做精做实。以紧抓快办的效率完成任务,坚持雷厉风行、争分夺秒,不拖泥带水、不推诿扯皮。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创新局面,善于用创造性思维谋划工作,学会用现代化手段推进工作,推动工作机制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力争推出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在全国叫得响的新鲜经验和亮点工作。通过比业绩、作贡献、当表率,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展示新时期检察干警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推动各项检察工作蓬勃发展。

提升履职能力。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坚持把学习作为工作需要、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少应酬、多充电,通过学习克服本领恐慌、建立本领自信。坚持在交流互鉴、教育培训、岗位练兵中提升本领,常态化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青年干警案例研讨、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检察理论征文等活动,狠抓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干警履职能力。要求干警积极适应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执法办案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钻研,不断提高干警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争做“一专多能”的行家里手。

做实主责主业。紧盯“案结事了人和”目标,充分发挥提前介入、主动补充侦查、认罪认罚从宽、速裁程序等职能作用。强化诉讼监督,降低刑事案件“案件比”,全面提高各项纠违率和采纳率,实现刑事检察新突破。将办案重点从数量向质量上转移,以精准监督为指引,以有效监督为目标,加大对裁判结果、审判活动、执行活动、虚假诉讼案件的监督力度,加强对监督效果的跟踪回访,不断提升司法办案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树立民事检察新形象。今年我院办理虚假诉讼案件2件,对伪造主要证据、捏造借款事实、提起虚假民事诉讼的某公司职工李某、陈某,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目前已被依法批准逮捕。以做好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为契机,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帮助行政机关堵塞制度漏洞、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提高行政检察监督意见采纳率,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通过居中调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件,缓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大法定领域办案力度,积极探索办理“等”外领域案件,认真做好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严格把握起诉标准与时效,着力提高检察建议刚性,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开辟公益诉讼检察新局面。向林业部门发送检察建议,推动全县250多棵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实现登记保护和动态监管;连续3年关注医疗废水、废弃物规范化处理,依法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加强监管,推动整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依法监督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整治低速电动车行业乱象案件,我院一案例被评为全省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坚持整体联动,汇聚质效建设合力。

注重纵向联动。及时、主动向省、市检察院和县委政法委请示汇报,吃透上级文件、会议精神,确保业务办案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强与市检察院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对接,了解业务工作动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数据下滑、指标落后等问题,请求省、市检察院业务部门给予指导和帮助,迅速整改,确保实现重质量、补短板、强弱项的既定目标。

注重横向沟通。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司法理念,不断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工作衔接、信息互通。注重做好发出检察建议“后半篇文章”,通过监督回访,认真分析被监督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将冰冷的“文来文往”变为温暖的“人来人往”,促进相关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检察建议的采纳率与回复率。

注重内部合作。注重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办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中,刑事受害人得不到赔偿时,办案检察官将案件线索移交给控告申诉部门,由后者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帮助涉案受害人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