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浠水县检察院将其作为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双轮强能铸魂(思想业务融合)、双管立制固本(制度考核联动)、双向传承聚力(青蓝结对赋能)”的 “三驾马车”工作体系,构建起覆盖能力培养、制度保障、代际传承的全方位干警素质提升格局。
双轮驱动,夯实干警成长根基
常态理论学习铸魂。建立长效理论学习机制,年初开展全体干警政治轮训暨春季整训活动,为干警补足精神之 “钙”;今年以来,共组织中层以上干警、青年干警开展集中理论学习交流会6次,碰撞思想火花,深化理论认知;严格落实党支部 “三会一课” 制度,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筑牢干警理想信念根基。
创新教育形式强基。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活动。今年“五四”期间组织青年干警前往红安,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听英雄事迹,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干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思想教育走深走实。
实战业务培训提能。今年以来,针对不同岗位需求,组织新闻宣传、刑事执行检察、行政检察等多个业务条线的专业课程培训8期次,夯实干警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庭审观摩活动1次,让干警在真实案例中学习;举办2期 “浠检大讲堂”,搭建业务交流平台;鼓励干警参与跨岗位业务体验,在实战中提升业务能力,实现共同进步。
双管齐下,健全干警管理机制
全面梳理修订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今年初,结合春季整训活动,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和建议,对日常管理、业务流程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
科学优化考核方案。按照 “量化考核内容、晾晒考评结果、激励担当尽责” 的思路,结合今年全县干部考核赋能新要求,对全院干警考核方案进行优化。将干警的纪律作风、能力绩效等纳入考核范围,采用“一事一记,一月一统、一季一评,一年一考” 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干警工作表现,确保考核过程透明、结果精准。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将考核结果与干警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薪酬待遇等紧密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干警给予表彰奖励、优先晋升机会;对考核不达标者进行督促整改,形成 “比学赶超” 的良好氛围,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双向奔赴,激活干警队伍活力
精准结对明确任务。结合“干部素能提升年”活动,为进一步丰富“红烛青锋”青年队伍品牌内涵,提升青年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全院设立45 个青蓝结对组,精心安排资深员额检察官、综合管理类骨干作为导师,带领1至2名干警。举行“青蓝工程”拜师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师徒双方职责,制定年度“十个一”结对任务清单,涵盖案件办理、经验分享等多个方面,为师徒结对工作指明方向。
多元互动促进成长。构建 “跟班办案+跟班办公+线上指导”的多元学习模式,干警在日常工作中可随时向导师请教。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微信答疑等方式,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截止目前,已经有30余名青年干警跟着师父办案、办文、办会,进行“沉浸式”带教,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快速融合,助力青年干警成长。
定期交流展示成果。定期召开青蓝组合经验交流会和 “青蓝小课堂”,搭建师徒成果展示平台。在本月师徒结对分享活动中,小范同志“跟着师父办案,就像在迷雾中有人举着灯引路”的结对感受引起了青年干部的共鸣;即将举办的“青蓝小课堂”,由师徒轮流授课,展示学习成果。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新老干警双向学习、共同提升。